欢迎您浏览我们的网站!

企业资质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13838062252

新闻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浅谈混凝土质量通病的防治

来源:拓泰重工机械   时间: 2015-06-28
摘要:混凝土在现代工程建筑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混凝土工程施工时,经常出现一些较为普遍的质量通病,这些质量通病很难根除,只能在施工过程中针对病因进行防治。本文就常见的质量通病的产生原因和防治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混凝土;质量;通病;

防治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一些带普遍性的质量通病,影响结构的安全和建筑物的使用。如何大限度的消除质量通病,结构安全和建筑物使用寿命,是工程施工管理人员必须掌握的,本文就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对混凝土工程的质量通病的产生和防治进行探讨。
  
蜂窝现象
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疏松、砂浆少、石子颗粒多、石子颗粒之间形成空隙状类似蜂窝状的窟窿。
  
产生原因
(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或含砂率用水量偏高、砂石自然级配差、水泥用量少、水泥细颗粒无法对粗集料进行密实填充导致混凝土离析无法良好胶结;
(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或过振离析;
(3)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通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
(4)混凝土运输距离远,又未采取复拌措施;
(5)混凝土为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或过振离析;
(6)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
(7)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
(8)基础、柱、墙根部未稍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
  
防治的措施
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合适;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应设串筒或溜槽: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基础、柱、墙根部应在下部浇完间歇沉实后再浇上部混凝土。混凝土运输距离太远应采取复拌措施,采用混凝土搅拌车运输或料运至现场后倒入铁槽进行人工复拌均匀。
页面版权备注
本文版权归 拓泰重工机械 所有;本文共被查阅 2474 次。
未经授权,禁止任何站点镜像、采集、或复制本站内容,违者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到底!